#城市里的小众街巷#
本田销量滑铁卢 日系神话终结 电动转型阵痛
曾几何时。本田展厅周末挤满人。销售忙到顾不上吃饭。如今。销售顾问闲到刷短视频。顾客进门第一句话:“有没有绿牌纯电?”
冰冷数字诉说残酷现实
本田从月销20万辆跌到4.5万辆。只用了不到五年。比亚迪7月单月销量34万辆。相当于七个本田。2025年8月。本田在华销量53,339辆。同比下滑6.36%。1-8月累计销量413,310辆。暴跌21.35%。这是连续第八个月两位数下滑。2024年销量85.23万辆。九年来首次跌破百万大关。相比2020年162.7万辆的巅峰。缩水超75%。腰斩。 真正的腰斩。
昔日王牌风光不再
思域。雅阁。CR-V。这些曾经撑起销量的“三驾马车”。如今黯然失色。雅阁混动狂降6万仍无人问津。思域终端价降到9万出头。依然卖不动。当年加价的CR-V。现在挂牌两周没人问。二手车商开始拒收日系燃油车。“收回来半年就掉价一万”。悲凉。 真正的悲凉。
为什么没人买本田了?
省油耐用曾是金字招牌。可国产电车把电费打到每公里8分钱。比地铁还便宜。7万块的比亚迪海鸥自带L2驾驶辅助。同价位的本田飞度连倒车影像都得加钱。年轻人不傻。手机都用最新款。怎么可能为了一块“H”标去买台“诺基亚”。时代变了。 真的变了。
深层原因:误判与迟缓
真正卡住本田脖子的。是外方股东对中国速度的误判。国产车企一年迭代三次车机系统。本田全球总部还在用邮件往返确认按钮颜色。日方领导看到国产大屏的第一反应:“太大。不安全”。可转头就被抖音上90后车主的导航分屏打脸。本田新能源转型迟缓。2024年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仅4.2%。远低于行业25%的平均水平。其纯电产品如东风本田S7、广汽本田P7月销仅百余辆。缓慢。 致命的缓慢。
体制之困:迭代周期差36个月
本田产品迭代周期长达36个月。而蔚来、极氪们只需要24个月。这12个月的时间差。就是生死线。等本田的电动SUV上市。国产同级车可能已经换第二代了。核心技术掌握在日方手中。中国团队研发权限有限。电池、电控、智驾算法等关键技术都需要日本本部授权。这种僵化体制。如何跟上中国市场的“快鱼吃慢鱼”?
自救之路:壮士断腕能否重生?
本田宣布投入200亿专项资金研发新能源。计划2026年前推出5款纯电车型。与Momenta、Deepseek及宁德时代达成深度合作。本田最新的全球战略显示。纯电领域投入削减。混动成为发展重点。计划2027年起四年内推13款下一代混动车型。本田与华为等企业在显示屏方面合作。试图跟上智能化浪潮。但业内普遍质疑:临时抱佛脚能否赶上?
未来展望:生死局已定?
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潘建新直言:“我们已经身处生死局。退无可退了”。广汽本田换帅。高洪祥接棒李进。这些调整背后。是本田对中国市场的深刻反思。乘联会预测。到2026年新能源渗透率将突破60%。意味着每卖出三辆车。两辆必须挂绿牌。留给本田的时间窗口。其实只剩下一款车的生命周期。
尾声:汽车已成电子快消品
汽车正在从“机械奢侈品”变成“电子快消品”。当年买本田是买发动机送车。现在买电车是买智能系统送车。当年轻人开始把车当作“大号手机”。谁还会为了一台VTEC发动机多掏五万?市场永远残酷。但它从不撒谎。跟不上时代的。连尾灯都看不见。
话题互动:您认为本田能否重返辉煌?
支持方认为:本田有深厚技术积累和品牌忠诚度。只要加快电动化转型。依然有机会翻盘。
反对方认为:本田在电动化转型上已落后太多。产品迭代速度跟不上中国节奏。难以逆转下滑趋势。
中立观点:本田需彻底改革中国市场的决策机制。赋予本地研发团队更大自主权。才可能抓住新能源机遇。
最好的股票配资网站.哈尔滨配资公司.炒股杠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